优秀心理委员工作经验分享(四)

2018-11-14

17级软件工程专业 王耿辉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作为优秀心理委员代表在这里发言。

自从我担任心理委员后,我知道自己不仅仅是个小小的班干部,更要以我的行动为班级服务,对同学负责。我认为作为心理委员应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有责任感。树立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目标,营造和谐良好的氛围。二是多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同学们的情绪变化,及时为他们解决问题。接下来是多沟通。现在我们成天忙于学习等自己的生活,与他人交流的时间很少。通过沟通,可以倾诉烦恼,轻松心情。最后是积极组织活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的宣传,让每个同学都能享受到心理健康的阳光雨露,开心地学习与生活。

然而当下很多人并不重视心理问题,或者不觉得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对心理疾病存在误解。我们通过数据来看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心理问题已经异常严重,只有15%的人处于心理健康的状态。我们继续来看,在这里我们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中国约有一亿七千三百万人遭受精神疾病,而精神疾病多是由心理疾病引起。此时我们开始了解到心理问题的严重后果。

我们再回到身边的小数据来看,这是某所大学的学生心理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很多同学出现心理问题时,选择憋在心里,没有选择倾诉或者哭泣等方式来排解,这是容易引发大问题的前兆。

我曾遇到一个同学就是如此。他长期独自一人,不常与人交流,脸上都是心事满满的样子。有次我在饭堂遇见他,我想尝试让他敞开心扉。我跟他打了声招呼,顺势坐在他对面。在这期间,除了我问的几个问题,他从不主动跟我说话,回答的时候也很拘谨。我意识到或许他不是不爱与人交流,是不善于与人交流。

为了让交谈继续,我用上了一些交流技巧。我学习到,通过冷读了解对方的性格和爱好,可以在交谈中做到有的放矢,掌握主导。当一个人在聊天的时候聊到感兴趣的点上,话题会多得聊不完。于是我把话题引向他的爱好,他似乎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兴奋地跟我说个不停。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他有很多朋友,但都只是泛泛之交,没有能说心里话的好朋友?我认为是平时从未有过深入内心的交谈,只有相互敞开心扉,倾诉内心后才能知心。

非暴力沟通就是这么一种方式。非暴力沟通致力于感知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最后达到心意相通的效果。接下来我想要让他说出内心的感受和需要。

我又将话题带回,我先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再顺势反问他。他说我总是一个人。

我问他:“那你一个人的时候感觉怎样?”他说:“很孤单。”

我再问:“那你希望如何?”他说:“我不太会说话,没有朋友。”

在这里他说的是感受,并不是需要。我们先来区分一下感受和需要,我饿了是感受,我想吃饭这才是需要。

我说:“那你想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他说:“我想去交朋友。”

终于他说出了他的需要。实际上我们从冷读就可以读出他的感受和需要,之所以要他自己说出来,是要让他不再逃避,要正视自己的内心。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认为自己不太会说话,缺乏自信。于是我鼓励他,并告诉他如何更好地与人交流,给予他更多的勇气去改变。现在他已经变成一个开朗的阳光男孩,脸上洋溢着自信,我们也因此成为了好朋友。

通过这个事例,我希望我们可以重新重视心理问题,多与人交流,及时排解内心的不良情绪,活出更好的自己。如果同学们遇到心理或情绪上的困扰,都可以与我诉说,我也会尽力去帮助每一位同学获得心灵的慰藉。最后,我还想说:在人与人交流中,我们可以多试着去读懂人心。懂,是通往心灵的桥梁,会引起共鸣。也许一个眼神,一个哀叹,便了解对方内心的悲喜。因为有人懂,情绪可以诉说,痛苦可以解脱。人一生能遇到一个懂你的人很难,需要缘分,一旦遇到了,请一定珍惜。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