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新华"专项行动暨5·25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之“新青年,心对话”心理专家面对面专题讲座

2025-06-01

"爱我新华"专项行动暨5·25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之“新青年,心对话”心理专家面对面专题讲座

2025年5月20日上午,由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与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联合主办的"爱我新华"专项行动暨5·25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之“新青年,心对话”心理专家面对面专题讲座在定静楼1F403圆满举行。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谢远主任以“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关怀——在温暖他人时守护自我能量”为主题,为现场250余名学生带来一场兼具科学性与实操性的心理成长课,学生处副处长、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陈丽出席本次讲座。  


从“关系金字塔”到“自我关怀工具箱”:解锁健康社交密码  

“当你在宿舍因作息冲突沉默忍耐,在社团因不敢拒绝超负荷忙碌时,你已站在了人际关系的十字路口。”谢主任以大学生真实困境切入,通过“关系金字塔”模型指出无论是从生存安全还是归属层面,人际关系都是大学生的重要课题,健康人际关系的本质适度依赖、弹性边界与能量守恒的三维平衡。她提出“90-10法则”——将90%的注意力回归自我需求,仅用10%回应他人,并强调:“过度消耗社交精力会导致情绪耗竭,让关系浮于表面化。”  针对学生高频困扰,谢主任给出可落地的“自我关怀工具箱”:  

善待自己、正念觉察: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并且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对自己情绪和需求的清晰感知。

健康边界沟通模板:“我理解你需要……同时我需要……我们可以……”的句式,让拒绝变得柔软有力;  

能量账本管理法:设定社交投入≤心理恢复速度1.5倍的红线,防止自我透支;  

认知升级训练:从“我必须被所有人喜欢”转向“我值得被尊重”,将关系差异视作深度连接的契机。  

“原来自我关怀不是自私”

讲座中,谢主任分享自我关怀像一种心理疫苗,能够增强我们的心理韧性,让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降低抑郁的风险多项针对大学生的随机对照实验表明,持续8周以上的自我关怀训练(如正念自我关怀课程)可使抑郁症状评分显著降低,相当于症状减轻约20%-30%(Wilson et al., 2019),这充分说明了自我关怀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作用。不仅如此,学会自我关怀能够帮助我们降低社交焦虑,更享受大学中的人际交往,也更容易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因此,学会自我关怀并不是自私,而是对自己负责,更是给每一段人际关系的礼物。  

持续赋能,让成长有迹可循

我们喂养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谢主任用一侧寓言故事的为讲座画上温暖句号,提醒大家培养自我关怀的能力至关重要。本次活动是学校"爱我新华"专项行动暨5·25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的重要一环,后续将持续推出系列主题团体心理辅导,助力学生构建高质量社交支持系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文字 | 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

图片 | 广州新华学院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