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开家人在外求学,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结伴成为“室友”同住一个屋檐下,在朝夕相处中不可避免会因为生活习惯和个人性格、个人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一些摩擦。“室友投毒”这类骇人听闻的案件不是不曾发生……很多人回忆起自己的住宿生活,都发出感慨:感谢室友不杀之恩。
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这陌生的城市里,室友或许就是陪伴我们最久、与我们最亲近的人。所以当我们与室友关系发生问题时,不应回避或者就此“记仇”,而是应当直面问题,积极解决问题。
你“中招”了吗?
根据小编自身经验及身边同学、朋友的反映,可粗略得出以下行为容易对宿舍关系造成不好的影响,你是否也曾为类似情况感到无奈?你是否曾不自觉地成为了“罪魁祸首”?
作息时间
在深夜、其他宿舍成员在休息或当其他宿舍成员在认真学习时:
进行大声交谈;
长时间、高音量地“煲电话粥”;
外放音乐和视频;
看视频过分投入以至于发出笑声、尖叫声等声音;
持续不断地敲击鼠标、键盘;
用力拖拉桌椅;
使用电吹风;
大力开关门窗;
练琴、练口语等等“扰民”行为。
隐 私
不经室友同意擅自翻看室友书信、笔记、电脑文件、贵重物品等,更甚者会将其看到的内容对外传播;
不经室友同意擅自使用室友的物品,如洗浴用品、护肤品、化妆品等,且随意堆放,不物归原处;
卫 生
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注意个人清洁、个人形象邋遢;随意堆放垃圾以至占用公共空间;外卖盒等有气味的垃圾堆积多日不清理;将内衣裤、袜子等贴身衣物放置进洗衣机清洗;
不主动参与打扫宿舍卫生:只收拾自己的位置,不参与宿舍打扫,缺乏集体意识;
公共用品
不爱惜宿舍公共用品:如,用完拖把、扫把、电水壶等物品后将其随意堆放,或者“暴力对待”公共用品;
不主动整理、清洁自己使用过的公共用品:如,用完拖把、小烧锅等物品后不及时洗刷干净、影响下一位同学的使用;
持续占用公共用品:如,洗衣机里的衣服不及时清理,导致下一位同学无法使用。
其他行为习惯
除了上述常见的行为外,还有很多其他不同生活习惯容易造成宿舍成员之间的矛盾:
夏天室外温度达到多少才能开空调;
空调该开多少度;
宿舍里面是否能养宠物;
能不能在宿舍里吃“螺蛳粉”、“榴莲”等气味重的食物;
宿舍费用的支出
……
如果你曾不自觉地做出以上的行为,很可能已在无意中影响到了其他宿舍成员,那么下次就应该注意;而如果室友有以上行为让你感到困惑,那么就应该积极与之沟通,说出你的想法。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宿舍和谐很重要!
1、社会化作用
在大学宿舍与初高中宿舍有着不同,大学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且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习惯、个人观念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很容易因此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所以,这些矛盾就需要宿舍成员慢慢地磨合来解决,这种磨合与相互适应的过程是学生迈向社会重要的一步。
宿舍能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和适应的平台,如果宿舍人际关系和谐,这种冲突与矛盾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掌握社交技巧的绝好机会。
2、促进心理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上的断乳期,由一个依赖父母处事型向独立处事型转变的过程,也就是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一个转型。在宿舍里,如果人际关系和谐,当我们感到困惑时,宿舍中的和谐气氛会支持着我们,让我们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精神支撑去完成自然调适的过程。
3、宿舍和谐影响“学习效能感”
学习效能感(Learningefficiency),是指个体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即对自己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能力的主观评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的《大学生宿舍关系与学习态度和学习效能的关系》研究报告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宿舍关系存在显著正相关。具有较好和谐宿舍关系的大学生,学习态度更为积极,更因为自身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产生更强的自信,即学习效能感。室友间适时地沟通交流,彼此关心,会促进宿舍关系和谐。这种和谐的宿舍关系,积极的学习态度,会为彼此带来良好的学习成绩,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和谐生活,共同进步!)
4、宿舍和谐影响“主观幸福感”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的《大学生宿舍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表明:宿舍关系好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体验优于宿舍关系差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体验。良好的宿舍关系,增加大学生的归属感、喜悦感、自尊、自信水平,满足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需求。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宿舍成员之间各种成果的共享,为一个人学业和事业的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从而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情感指数。
总而言之,和谐的宿舍氛围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协调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练兵场,是塑造和完善人格的集训营。
宿舍和谐靠大家!
主动了解室友,尊重不同习惯和观念
多主动了解其他宿舍成员的个人观念和生活习惯;宿舍成员之间多尊重彼此的不同观念与不同习惯。在坚持自己观念与习惯的同时,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做到自觉自律:在同一个宿舍中,习惯晚睡晚起的同学在宿舍中可以尽量保持安静,不影响早睡早起同学的习惯;学习热情度高的同学可选在图书馆学习,或学习热情度不高的同学可选在宿舍外玩耍,这样便互相不受影响。
制定合理的“宿舍公约”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虽说宿舍应当是一个随意、舒适的小集体,但由于每个人在对待问题时都会有自己的“小情绪”,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用理性战胜感性,所以在刚进入宿舍时共同制定一个合情合理的“宿舍公约”是很重要的。综合各位宿舍成员的习惯,把宿舍作息时间表、值日时间表、宿舍开销、以及其他的行为守则等等用白纸黑字列明,对于违反者可以有相应的小惩罚,在规则的约束下人们自然而然会更加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
主动关心室友,以真心换真心
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相识本就是一种缘分,能成为住在同一间屋子里几年的室友更是一份极大的缘分。当室友生病了或是遇到其他困难的时候,主动去关心室友,即使帮不上什么忙,也可以给予TA温暖的陪伴。以一颗真心去对待TA,相信TA也会以另一颗真心来回报。
不要认为他人对你的帮助是“理所当然”
你可以认为宿舍是你家,但绝不能把室友当你“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则和底线,当你需要别人帮助你时,可以去提出,如果室友帮助了你,最起码在口头上应表示感谢,并且在下次室友需要帮助时,主动给予帮助。没有人愿意一直付出而不求回报,一切的关系都是相互的。
积极沟通
一切以“沟通”为前提。如,当不得不影响其他室友休息或需要麻烦其他室友帮助时,主动与室友沟通,获得室友的理解和帮助;宿舍内部事宜应积极提出来,共同商议决定,切不可以一人的意志代表全员;当产生矛盾时,不要回避,主动大胆、心平气和地去与室友沟通,寻求解决的办法,不必大动干戈,也不应“记恨”在心,留下心理隐患。
在矛盾爆发时要注重处理的技巧
当宿舍成员出现矛盾的时候,双方要特别注意交流时的表达方式,一是要注意说话语气不要过重,二是要注意说话方式不要太过直接。双方可选择较为亲切和委婉的方式将心中的不快倾诉出来。双方要控制到自己的情绪,以解决矛盾为目标来谈谈化解矛盾的方式,最好双方在自己的立场上进行适当地退让和妥协,将矛盾圆满化解掉。
定期聚会,增进感情
虽然是同一个宿舍“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距离,但像其他所有的关系一样,不注意维护,总有分崩离析地那一天。正如爱情需要新鲜感,宿舍成员之间也需要一些重新认识对方的契机。平日里,大家都在各忙各的学习、科研、实习,在同一空间里也甚少有促膝长谈的机会,所以,有条件的宿舍可以择一良辰吉日共同外出进行短途旅游,条件有限的宿舍亦可以约个饭局或KTV局,给彼此深入交流的机会,且这也是解决宿舍小矛盾的契机。
文章来源于网络
广州校区心理咨询中心编辑
201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