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之外:揭示“标签效应”背后的心理学

2024-06-12

标签之外:揭示“标签效应”背后的心理学

一.标签效应是什么

标签效应Label Effect)是指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而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就像常常被父母、长辈贴标签的孩子。如果他们被贴上爱学习、勤奋”的标签,可能会变得更加好学不倦。而可能只是一时贪图玩乐的孩子,被贴上“贪玩、调皮”的标签,则有可能变得更让人头疼。

千万别小看贴标签这一行为,你可能低估了它所带来的影响。

二.标签效应的来源

心理学家罗伯特·克劳特(Robert E. Kraut)曾进行过一项研究,让一群实验参与者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将他们分为三组:“慈善的人”、“不慈善的人”和控制组(未被贴上有关”慈善“的标签)。

在这个过程里,研究者并没有真正地去判断这些人的慈善行为或根据捐款金额来分类,而是随机地将他们归类分组。经过一段时间后,当研究者再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研究者发现那些被贴上“慈善的人”标签的参与者,在后续的慈善活动中比未被贴上标签的参与者控制组)捐献得更多;而被贴上“不慈善的人”标签的参与者则捐献得最少。

研究结果显示,当一个人被贴上某种标签后,他会倾向于按照这个标签去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符合标签的内容或身份。

除了他人对自己贴的标签,我们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贴上了不同的标签。


而这些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往往源自于过去的经历、他人的言论或是某些特定的情境。这些标签一旦形成,便可能在个人心中根深蒂固,影响日常行为和决策。


三.如何利用标签效应

1.找到负面标签并撕掉它

我们应该将自己身上的标签列举出来,检查标签和自己是否相符,然后留下正面的标签,撕掉负面的标签。

2.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当我们被贴上标签的时候,要勇敢的对负面标签说不,同时进行自我暗示,发现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肯定自己,给予自己鼓励。

3.不做无效辩解,默默努力

当旁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你的时候,无视他人的眼光,只需脚踏实地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4.远离贴负面标签的人

如果一个人经常给别人贴负面的标签,要及时远离。他们会带给你负能量,使你变得消沉低迷。


四.标签效应的启示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曾表示,“我们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人,每天的我们都不同于昨天。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因此,我们要避免被错误的标签束缚,无需固步自封

不管是对自己、孩子还是他人,我们都应该给予积极、正确的期望和鼓励,而不是贴上消极的标签,影响个人的发展和成长。只有保持对自我的清晰认识,积极进取,我们才能更好地探索出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

[1].标签效应.《百度百科》.

[2].自我实现的预言.《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3].标签效应.窦静.

图丨网络

文丨黄东梅

审校|庄 悦

初审|范梵灵

复审|袁世方

                                                                        终审|陈   丽